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实训是培养医护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训技能训练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为了提高护理人员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和应急能力,促进实用型人才培养,在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虚拟仿真实训教学逐渐应用于各设置有护理专业的高校及护理类职业院校。虚拟仿真技术通过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技术创造出逼真的虚拟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操作环境和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通过虚拟仿真实训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建立高素质、高标准的护理队伍,进而满足医护实训教学的需求。
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技能,竹石信息自主研发了基础护理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其中囊括静脉输液、静脉采血、心肺复苏、包扎止血、四大穿刺等30多项内容的标准化操作流程。该系统为学生提供开放型的教学环境,尽可能多地让护生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也会提出问题,让护生自己思考、自己解决,从而对实训产生兴趣,对护理工作建立信心。
▲ 竹石信息 基础护理虚拟仿真系统
在基础护理虚拟仿真系统里,学生可以“进入”各种各样的护理操作场景,沉浸式地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护理流程训练。通过沉浸式实训体验,不仅培养了护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加强护患沟通,使护理操作顺利进行。
▲ 竹石信息 基础护理虚拟仿真系统
虚拟仿真实验使护生在进行一些侵入性、有创性的护理实验操作项目时不会受到真实的机体损伤,保证了护生的安全,并且该系统支持多人同时在线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满足大量护生同时进行护理操作实验的要求,让每个护生都有足够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
与此同时,虚拟仿真技术还可以跨越时空,为学生实训提供了安全有效的" 虚拟课堂”。当疫情来临时,师生无法进行线下面对面式的教学与实训。通过基础护理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老师可以进行远程教学;学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电脑学习知识,获得与现场学习一样的效果,并且可以在老师教学的同时进行交互操作,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注:本文章部分素材和信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转载出于传递信息和学习之目的,侵删。